当前位置: 首页>>服务之窗>>生活与健康>>正文
情商偏低者不适合做领导

本月14日,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说“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”,引起了人们对情商问题的关注与热议。为帮助领导干部们了解情商知识,学习时报特别约请了《高情商团队》一书作者、高级心理督导师、中国心理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马晓晗详解什么是情商。

  情为何物

  “问世间情为何物?直教人生死相许。”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,古人对此有不同的分法,有“六情说”,有“七情说”,也有“十情说”,但最普遍的说法则是“七情说”,即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(《黄帝内经》)。

  “情”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时时处处都能体现出来,诸如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师生情、骨肉情、同胞情等等。大体上“情”字的含义主要就体现在“情绪”和“情感”上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。情绪是具有鲜明两极性的,而在这样明显对立的情绪活动中,良好的情绪可以催人上进,有益于身心健康;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们心理失衡,失去动力。情感与情绪意义相近,但比情绪更稳定一些,也更深沉一些,它不像情绪那样容易表露出来,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验。

  情绪更多地体现出一种“情”的低层面的内容,情绪显得相对表面化、易变化。对情绪进行深一层的积淀,比较稳定的部分,则就是所谓的情感了。情感相对情绪而言,显得更持续、更理性一些。

  情商受到重视

  长期以来,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,然而科学研究表明,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,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,还有情商,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“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”。

  情商是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,它的提出与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。首先它得益于多元智力理论一说,多元智力理论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,人类的智慧至少应包括七种不同的能力,即语言智能、数理逻辑智能、空间智能、音乐智能、体态智能、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。后两种智能成为情绪智力理论的直接来源。20世纪90年代初,美国心理学家彼得·萨洛维和·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的概念。

 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于1995年正式提出了“情商”(EQ)的概念。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:“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”,人生的成就至多20%可归诸于IQ,另外80%则要受其他因素(尤其是EQ)的影响。因此只有从重视IQ转到重视EQ上来,并大力提升年青一代的EQ,才能拯救现代社会。

  此后,“情商说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传、发展与应用。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起情商,人们相信高情商更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。

  情商三大要素

  《高情商团队》一书中认为,情商有三大要素:情感、表达和调控,情商是情感表达调控的水平。

 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类型的人被称为“木头人”,这种人或者缺少必要的情感体验,或者有情而不善于表达,这样的人都属于情商偏低,显然就不适合做领导。但也有一种类型的人,过于热情,不讲分寸,以致常常过了度,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缺少大局和协调的思想。

  在特定情况下,情感也可能会对人产生破坏性的作用。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我情感,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,情感失控是领导工作的大忌。

  领导工作要求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情商,特别是基层工作更是如此。一个人的情商不都是天生的,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的。领导干部应该掌握提高情商的科学方法,建立自己的情商愿景,分析自己的不足,树立情商标杆,不断实现情商升级。而且,领导干部不光要提高自己个人的情商,还要领导好团队情商建设。 据《学习时报》